端午節 五月節與肉粽節
陳板 2000. 6/8
端午節 客家人稱為 五月節 我在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上看到原住民朋友稱之為 肉粽節
大概是因為她乃是五月的唯一節日 所以稱為五月節
或許因為是吃肉粽 所以又稱肉粽節
端午節或肉粽節都是異文化的節日
對於生長在台灣的人民而言
久而久之總會把她過成一種遠離本意的日子
在教科書上有一個詩人 叫做屈原
據說 他就是端午節的肉粽與龍舟的由來
然而 我的可以領老人年金的母親 卻只知道必須要在當天早上九點趕回老家公聽拜阿公婆 阿公婆就是客家人的祖先啦
至於小孫女要寫作業 希望阿婆告訴她端午節的由來
她說這下考倒我了 要問大舅
我知道母親知道另一個端午故事
希望她跟外孫女說
阿婆就說 好像是因為 走黃巢的緣故
也就是逃避黃潮的故事
一個婦人在走黃巢時 帶著兩個小孩 然而卻背著大的牽著小的
被黃巢遇上了 黃巢問她 為什麼不先照顧好小的卻特別對大的較好呢
婦人因為不認識黃巢也就大著膽子告訴黃巢
大的是叔叔的孩子 小的是自己的孩子
然而叔叔已經被黃巢殺死了 如果叔叔的小孩沒照顧好 就會絕了後代 至於自己的小孩 如果死了 還可以再生
黃巢聽了之後也受到感動 就告訴婦人 只要在家門口插上艾草
就能避禍
婦人信以為真 不但如此還告訴同村人避禍的辦法
因此整個村子也就躲過了黃巢之亂
這是母親的五月節的典故
至於屈原 她則是打電話給自己的女兒
從她那兒聽到第一次的屈原的故事
原住民又是如何過肉粽節的呢
據說台灣原住民因為多半住在山上 因此也就不太懂划龍舟的故事 當然 肉粽則是台北街頭的小販的商品 更不知道怎麼拿給屈原吃呢 用快遞郵件 還是丟進臭掉的淡水河好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