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掌溪事件與野溪整治 /陳板

八掌溪事件與野溪整治


陳板 2000. 7/26



八掌溪事件,四位工人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大水沖走,傷透了在電視銀幕前面的全國人民的心,一時之間,直昇機,尤其是海鷗直昇機成為眾矢之的,隱隱然成為間接的殺人兇手。隔天,在野黨立刻將該事件上升成為政治事件,海鷗直昇機也就等同於新政府的劊子手,在這個邏輯的推衍下新政府就順理成章成為殺人兇手(有些在野黨人士聲稱新政府草菅人命),在媒體的追擊之下新政府的行政院長立刻辭職以示負責(後來由副院長下臺),整個過程發展得令人目不暇給。從辭職謝罪的政治高度來看,其嚴重性已經遠遠超過兩岸關係等等的政策性政治事件。

透過媒體不斷地重播救災失敗的畫面,全國人民的思索都集中在救災這個環結,再加上政治人物有意把事件上升到新政府的能力問題,也催化了國人(包含新政府的成員)對於事件的泛政治化思索。幾乎讓我們遺忘了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官僚體制中政治責任的分層負責的基本精神。

第一次看到在電視畫面上所見的四位罹難者的八掌溪現場,讓我印象十分深刻,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他們會被困在那樣的地方呢?先前,從新聞快報中得知,四名工人困在中埔鄉與番路鄉交界的吳鳳橋下的八掌溪,本以為是困在河川自然形成的沙洲上,然而電視上卻出現令人難以置信的畫面,在全面砂質化的八掌溪中央,出現了成排幾何形的硬塊,四名工人緊緊的抓在一起,就站在一大片呈現方形的跌水工程的正中央,其下方就是包商所製造出來的人工瀑布,也是危險的所在。在隔天的後續追蹤報導中,電視畫面拍到了已經乾涸的八掌溪,露出了災難現場,我才恍然大悟,他們站立的位置就是所謂「河川固床工程」的水泥塊上。

原來又是河川整治工程的一次後續事件,從民國83年度到88年度,台灣省政府執行了一項空前的「防洪排水及水土保持」計畫,編列了總經費高達2147億7867萬元的工程經費,名為整治,事實上幾乎可以說是全台河川的水泥化的世紀末環保浩劫。

八掌溪的河川固床工程,應當就是這項計畫的一個小計畫。

台灣有許多美麗的河川與山溪,而且,多半是地方文化的起源地或是各地兒童的最佳親水場所,許多台灣人都是在這些河川或山溪中,度過最美好的魚蝦童年經驗。然而,在「防洪排水及水土保持」的計畫中,大部分美麗自然的小河流,都被當成無名的「野溪」而遭受整治的命運,於是,許多人的童年經驗全都被水泥掩蓋了,更糟糕的是,各地方的基層行政單位為了爭取政治業績,拼命爭取補助款,把許多根本從未氾濫過的小河流也開腸剖肚,一條一條變成了水泥溝。這個經常令人氣結的「防洪排水及水土保持」計畫,不但創造了「要五毛給一塊」的政治奇蹟,樂壞了地方小政客,更把台灣的自然風貌一點一滴的的切割毀棄。

如今,八掌溪的河川固床工程,鬧出了人命,然而,如果只看到最後階段的救災權責,沒看到事件背後的超級破壞自然的「國家建設」,那麼四位工人的犧牲,依舊是枉然。如今,「防洪排水及水土保持」計畫因為凍省,移轉到中央水資局,成為新政府的功課。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在全然砂質化的八掌溪,幾塊水泥塊如何能夠「固床」,在下一次小小雨水的沖襲之下,還能夠保得住嗎?同時,全台灣那麼多的不需要整治的自然河川有沒有機會重新獲得生命,魚蝦有沒有機會重新回到台灣——福爾摩沙的河川裡呢?慟定思痛,國人實在應該重新檢討「野溪整治」的必要性,以及只為了擴大內需所推行的河川水泥化工程?(2000/7/2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