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農村的日本經驗 /黃世輝

永續農村的日本經驗-----

運用農村原有資源的活性化

 

●黃世輝●

 

1.前言

農村在今天是不是個夕陽產業,在現代社會中能否扮演更積極而多樣的角色,在國際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下農村如何能永續經營和發展等等乃是現下農村不能不思考的問題。然而,無論是都市中的農地或鄉下地區的農村,往往只停留在糧食生產與不動產的角色,一種被消費的角色,而較少強調利用農村本身原有資源來發展的思考。本文便嘗試站在農村與農民的立場,來思考永續農村的方向,並舉出日本都市農地利用與農村振興的實例各一來做說明。

2.都市中的農業

東京都內的國分寺市的案例

國分寺市位在東京都的西方,是東京郊區人口約九萬人的的衛星城市,總面積約11 40公頃,其中三分之一是綠地,但大部分的綠地不是公園而是農地與山林。尤其,農地約佔全市綠地的80%,貢獻最大。東京都的衛星城市多半成為東京上班族的「臥鋪城」,但同時也是工作以外的生活城市。可是,隨著高度經濟成長及都市化的進展,國分寺市全區都被指定為都市計畫的市街區,依照新都市計畫法,1969年以後不須經過農地法的手續即可自由轉用為住宅地,但農地也要被課徵與住宅地相當的固定資產稅。

對於農地徵收住地稅的事,農民與上班族的內心有著不同的想法。上班族認為住宅價格居高不下就是因為農民不肯釋出手上的田地,而且農民生活富裕,住的是檜木獨棟的房子,出入有車。農民則認為,上班族真輕鬆,農民可沒有什麼週末及假日,也沒有人願意繼承。這樣的心結使得彼此各自堅持己見而難以相互理解。1980年,由公民館開始為所有居民舉辦新的公開講座,廣邀專家與居民共同思考都市農業的未來。在準備會中一位講師的想法將農業與居民生活連接了起來。他的想法是,將廚房的殘餘和一般垃圾混在一起焚化其實並不經濟,如果將廚餘作成有機肥交給農家,再由農家提供農產品給居民如何?這樣的提議使得都市農業的問題關連到居民自己的問題,為兩者的誠心交流建立一座橋樑。公開講座的主題即是「國分寺市社區營造與農業」。講座中除了講師的報告之外,還有參觀農家的活動,從參觀中才發現國分寺市的學校午餐的牛奶即是由本地養乳牛的農家之一所提供。第一次公開講座之後,1981年由學者、居民、農家組成了「國分寺市社區營造與農業懇談會」,更深入探討都市農業的問題。在連續多年的講座都有主題和活動,包括了訪問農家、無農藥農業、市民農園、學童農園、農場體驗、堆肥講習、農作攝影實做、鄉里植樹認識、兒童與大地與農業、山菜料理實習、鄉土料理教學等等豐富的活動與討論的課題,拉近了居民與農家的距離。以下舉例說明其中的部份活動內容。

市民農園

國分寺的市民農園始於1974年,是東京都中最早實施的地區之一。由農地所有者與市政府簽約,一次借用兩年可免徵固定資產稅,再由市政府租給市民種菜和花等。市民農園提供了都市中另一類的休閒的方式,讓部份老年人重拾幹勁,也成為小學生生活科教育的練習場。市民農園是都市居民與自然接觸的珍貴方法,同時也是塑造都市景觀的助力,可以說是水泥城市中的綠洲。當居民親自流汗耕耘後,自然了解農耕的苦樂。當居民知道自己的食物的一部份即是來自都市農業後,更能明白都市農業持續的需要。

 

鄉土料理

國分寺市有著名的特產野菜,冬天時在農家自家前販賣,才不到200 日元,但是新來的居民們因為不懂得該如何料理,大多輕易看過。因此農會婦女部所辦介紹鄉土料理的課程就相當受到歡迎。每年二月冬天時候還舉行品嚐會,現在往往不到中午就已銷售一空。

鄉土教育

在小學三年級的社會科副讀本「我們的國分寺」中,有張彩色照片介紹了乳牛農家福田先生親自擠牛奶的場面,福田先生也讀到了第六小學學生參觀農家後所寫的感想文「牛」等。對福田先生而言,小朋友們給了他絕大的鼓舞;對小朋友們而言,更加理解了自己生長的土地。\

共同購買與有機農業

國分寺的共同購買團體原先稱為「青空生活學校」,於1972年成立。開始之初以學習活動為主,大多與健康安全的飲食相關。例如,曾經有過的主題活動包括,清潔劑的公害、學校午餐、垃圾減量運動、再見了用完即丟、化妝品之害、有機農業與蔬菜、安全的吃、社區生活等等。到1980年才有共同購買的活動,與當地從事無農藥、有機栽培的農家進行契約耕種。契約耕種與一般市場流通的不同在於,食材安全的可信度高、農家與消費者(會員)的信賴關係好,以及當地生產當地消費所帶來居民與地方感情的培養。便有會員投稿說「不可以讓我們的農地再減少了」。

挖蕃薯大會

國分寺市觀光協會每年秋天都舉辦挖蕃薯大會的活動,首先在市政報紙上公開招募人手,讓無緣參加市民農園的居民也有接近土地的機會。大會開始之時,先由農家說明蕃薯耕種的方式,再放手讓參加者挖蕃薯,其中親子同來的相當多。此外,東京都的幼稚園生也會帶著便當到國分寺遠足,再走到這裡挖蕃薯。

學校農園

第五小學的學校農園約有600平方公尺,是由學校附近的某農家所提供。提供者會在三月先翻過土再交給學校,學校則在收穫祭之後匯整學生們感懷的文集送給提供土地者。當新學年於四月開始時,由六年生耘土,五月連續假日結束後,各學年各班開始播種,暑假期間則有五次除草。到了11月的週六則舉辦收穫祭。收穫祭裡有種種節目,例如冠軍番薯、變形薯展覽、薯類猜謎等等。除了番薯之外,配合理科教學,四、五、六年級分別種了馬鈴薯、玉蜀黍和水稻、絲瓜和南瓜,還請到真正的農夫來指導。透過上述各種座談與活動,居民們親身體驗了農業的問題,農業也逐漸成為他們切身的問題。

現在,在市內的農地上常看到插著牌子,寫著「是這片農地將新鮮的蔬菜送到您的餐桌上」「是這片農地將綠意送給都市」「是這片農地提供災難時的避難所」,19 80年代重新思考都市農業時的看板顯示出對都市農地的重新定位。換句話說,對國分寺市民而言,都市農業不只是安全糧食與防災等生命維持所需的提供者而已,還緊緊聯繫著自然環境的保全、綠色景觀的維護,還有生命成長與教育的意義,具有都市綠意、鄉土教育等生活與生態學習的功能。所謂農家的生活,是從土地中培養生命,感受著流汗耕耘的苦樂,用愛栽培農作的生活,所以是值得學習的對象。支持都市農業的永續經營,即是支持自己的以及地方的生活品質。

3.鄉下平野中的農業

青森縣稻垣村的案例

位在青森縣津輕平野的稻垣村是人口不到6000人的小村落。村中75%是以種稻為主的農地,可算是純粹的種稻農村。當津輕平野上的農家們轉而種植蘋果時,稻垣村卻不為所惑而堅持種稻米。然而,這個固執的農村卻面臨年輕人口流失和人口高齡化的雙重問題,使村落逐漸喪失原有的活力。面對將來可能散村的危機,地方政府邀請各階層居民組成了「百人委員會」共同來思考稻垣村的未來。委員會討論的結果認為,稻垣村最大資源就是稻米和稻草,以及冬天的雪和風。那麼便以村中原有的這些資源為主軸,以「稻作」「循環」「有機」為重點原則,展開多樣的社區營造活動,力求挽回農村的活力,創造可以永續經營的農業。

以下介紹部份稻垣村的活動實例。

1) 利用稻草資源的榻榻米工廠

有稻米的生產就有稻草與稻殼的產生,本來農民們在收割完成之後就把稻草燒掉,但是反過來想的話,稻草其實也是寶貴的資源。榻榻米工廠的設置就是從逆向思考中獲得的構想,現在不僅減少了燒稻草的煙害,稻草的回收利用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2)稻殼堆肥的共用中心

打穀後留下的稻殼先運到養牛農家,放在牛欄中讓牛踩踏,和牛糞混合,然後載運到堆肥中心儲放和發酵。農民們利用此處的堆肥進行低農藥米及有機米的栽培。

3)為老人與小孩設想的稻草工藝館

稻草工藝館是由60歲以上的老人組成的團體「壽幸會」來負責管理。得空的老人便來此地編織稻草鞋、稻草坐墊等等工藝品,賣出的淨利便成為老人們的零用金。同時也針對小朋友們開辦稻草工藝教室,傳承工藝技術。

4)媽媽們創作的農產加工品

利用有機米及大豆,村裡的媽媽們將傳統的鄉土料理配合現代的食品保存科技,開發了媽媽牌味噌、納豆、蕎麵等等農產加工品。

5)展示稻米與稻草文化的收藏館

收藏館以稻作文化為最主要的展示。其中的古農具都是居民所捐贈的,也是先民智慧的結晶。千葉大學工業意匠學科的宮崎研究室連續幾年的寒暑假都前往該村做田野調查,建立古農具的名稱、使用方式、相關民俗等資料。並以此為基礎,與村民們共同建立起收藏館的展示。\

6)提供交流與學習的研習館

研習館是附有住宿功能,提供村內外居民交流與研習的場所。在建館之時,宮崎研究室邀請當地小朋友和婦女共同來參與稻草裱板的製作。分給大家稻草和裱板並準備好灰與白兩色水泥,大家先剪下不同尺寸的稻草,在旁邊構想好圖案,將水泥倒入裱板中,然後再貼上稻草,最後請居民在角落簽名。這些完成品就貼在研習館的內牆上。

從農村中最平凡的稻作出發,稻垣村逐漸營造出可以耕作、學習、休閒、研究、旅遊、思考、研討、做工藝等的多功能農村,成為詮釋與體驗日本稻作文化的重要據點之一。現在,稻垣村還繼續發展農村文化,將稻作做更多面的發揮。

 

4.結語:最平凡的也最重要

回到農業的本質------土的培養、作物的孕育、人的生活

1)站在農村的立場著想------以農民為主體

談都市中農業時,多有走休閒農業的傾向。這固然是個可行而值得努力的發展方向,但卻也容易將都市農業或農村看成是城市的附庸,是都市消費的對象,因而容易以都市的需求和品味來改變農村的生活。但是,有沒有可能站在農村本位的立場來著想,將農村視為具有個性的、有人格的主體,不是光為了都市及都市居民而存在,而有她自給自足的一面,有她自己生活的尊嚴。回到農業的本質,即是土的培養、作物的孕育和人的生活。因此「農」的背後乃是一種生命綿延永續與生活扎根踏實的價值觀,值得都市人虛心學習。也因為農業及農村雖然不多言,但其實有著這樣精彩的內涵,才吸引人們不自覺地向她親近。

2)由農村內部做起-----農村的自我肯定與學習

許多農業與農村仍擁有前述精彩的生命內涵,但也有些農村處在矛盾的生活狀態中。例如,過去也有農藥還殘留的時候便開放採擷的觀光農園,日本也有因應消費者愛漂亮蔬果的心理而浸泡農藥的「化妝蔬菜」,台灣的農村也常看到農藥瓶散落田野和水路中的景觀,這些「小事」似乎說明,農業有逐漸變成光以賺錢為目的的產業,而逐漸失去她培育生命,尊重生命的本質。失去了這項最迷人的特質,農村與農業便只能是都市消費的對象,而無力與都市做有益的對話。都市品味的建築與娛樂方式的充斥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農」是門微妙的農村實用之學,需要不斷的研究與實踐。新時代的農家需要充足的體力,也需要良好的腦力,懂得生產、銷售、溝通的方法,擁有吸收有機栽培等新知的工具與能力,才能讓農村成為自我肯定的學習型社會。

3)以農村原有資源來發展------內發式的農村營造

前述的兩件日本案例中,都市農業或鄉下農村都是利用農村本身原來就有的資源,例如農作物、稻草、稻殼等來作為發展農村的主要材料,而沒有刻意尋求外來大企業的財力支援。在仔細檢討下發現,原先看似沒有什麼價值的東西卻可能是可以用來發展地方的珍貴寶藏。這種運用農村內部原有資源的發展方式我們稱之為內發式的農村營造,是去磨亮農村中潛藏的價值,讓她發出迷人的光芒來。

4)向農業與農村學習

農村與農業擁有內在寶貴的價值,如果珍惜地加以發覺和發揮,便有可能使農村成為無比可愛的地方。住在農村的人覺得舒適而有自尊,來此訪問的人覺得到處可親而有益身心成長,甚至從親身體會農事中感受到生命孕育與生活踏實的精神,因而還想再來造訪。因此,我們可以說,不論對農民或外來的觀光客,或者實際體驗農作的小朋友們而言,「種菜也是種自己,耕田也是耕心田」。

●參考文獻:

1.渡邊善次郎等編著:「農」のあるまちづくリ ,學陽書房 1989\

2.千葉大學宮崎研究室編:人心之華,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1996

註:

1.本文是86年5月「跨世紀台北市農業定位與展望研討會」之口頭發表補充而成。

2.感謝本所推廣組陳代組長文標提供文中圖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