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應以災區重建為試金石 /曾旭正

新政府應以災區重建為試金石

曾旭正(刊於聯合報民意論壇)

大選後新總統產生已屆滿一個月,近幾週來,新總統忙於組織新政府,整個社會也被籠罩在人事猜風之中,慢慢才落定下來。隨著新政府組成,二千多萬的人民不管大選時支持的是誰,都將睜大眼睛注視著新政府如何施展新政。未來一個月,勢必是新政府發表施政方向的關鍵期,衡量台灣發展的課題及未來四年的可能性,除了處理兩岸問題外,在內政上,我們認為「災區重建」最必要也最適合做為新政府施政的試金石。

首先,災區重建有其急迫性,是新政府不得不面對的考驗。九二一地震之後,雖然國民黨動員各級政府大力投入災區,但並未因此得到災區人民的感謝,其原因在於救災及接續的規劃失去章法,人民普遍體會不到政府單位的用心,反而在初期的工程發包中依舊看到黑道圍標、貪贓枉法的情事,怎能不對主政者失望。選前大聲疾呼「清流共治」的新政府,正應該全力投注於災區重建工作,藉之展現出新政府如何斷絕黑金、重建家園的新作法。

其次,災區重建在未來三四年內就能展現出具體的風貌,正是新政績最佳的展示場。就災區的重建而言,私人建築在一年半之內即將陸續重建,受災學校最慢在二年內必定全部完成,而大型的公共工程如行政大樓、機關建築、酒廠等也應該在三年內就會完工。亦即,在政府引導下的災區會重建成何種風貌,在三年內就能見真章。新政府如果能有新作法,讓三年後的災區展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風貌,不僅能挽回災區選民的支持度,更是四年後最佳的宣傳素材。

第三,適度轉化宜蘭經驗可作為災區重建的基石。此次內閣組成,宜蘭經驗不斷被強調,在全台廿餘縣市的建設中,宜蘭縣的公共建設成績是有目共睹而普受肯定的,目前災區的校園重建過程中,宜蘭縣的學校建築已成為災區教育人員觀摹的熱門對象。其實,宜蘭經驗的要點無它,就是「完善的規劃、高品質的設計以及認真地施作與監工」。然而,這個理念口說容易,但要政府機器真正建立重視規劃設計的觀念,甚而架構起有效的執行機制卻十分困難,這也就是為何有許多縣市同樣是民進黨執政,但卻只有宜蘭縣在這方面展現出成績的原因。宜蘭經驗可說是民進黨獨有的寶貝資產,但過去卻未被善用,十分可惜。

新政府如果能把宜蘭經驗和機制有效地轉化運用於災區,讓各項災後建設都能創造新形象、確保高品質,將不僅是災區浴火重生的開始,也是全盤改變台灣工程歪風、建立品質觀念的開始。李遠哲先生說舊政府的大問題之一是「一塊錢只作五毛錢的事」,此次,兩位前後任縣長進入內閣,宜蘭經驗加上災區重建應可以讓新政府在這一點上全然改觀。

展望未來,新政府要面對的事務勢必千頭萬緒,但災區的重建必須被列為重點,甚至在就任前即應積極參與調整。目前災區的重建工作正處於規劃即將定案的階段,是決定未來重建的關鍵時刻。新政府實應儘速尋求切入的途徑,全盤檢視重建工作的腳步,提出全盤性的推動構想,不僅可以落實重建更是對災區民眾的莫大鼓舞。

我們期待新政府積極地從災區出發,藉優質的重建來重新凝聚災區的信心;一旦位於台灣心臟地帶的災區都能浴火重生,其經驗與機制自然可以在台灣其他地區也順利地擴展開來。因此,我們可以說:新政府要改造台灣,要從台灣的「心」做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