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遺書 還是六家庄傳家寶
陳板 1999. 8/31
如果一個星期有一個地方、一棵樹、一群朋友或一個小故事可以享受、可以沈醉,一年就有五十二個生命的驚喜。
如果一個社區有五十二個讓人消磨每個週末的角落,社區就不怕吸引不到離鄉遊子的回歸。
六家庄一度是一個不用思考未來的永恆鄉土,社會會變但是不用擔心土地會變、人會賺錢家會興旺但是不用擔心土地會離我而去,六家庄歷經兩百多年來的農業發展,理當要走向一個理想的農村理想國。可是,這個「理當」卻永遠都不會來到,未來的六家將會走向六家農民想都想不到的「現代社會」,原有的農村景觀、農村生活與農村語言都將隨水西去。現在的六家,處身在歷史的關鍵位置,過去還沒來得及瞭解,就要走向想都沒想過的未來。
高速鐵路要來六家,鄰長伯還以為高鐵是六家最大條的嘉興路旁邊的商業大樓。高鐵要來,六家農民擔心的是下一季稻子還要不要種,林老師很遺憾他的最後一次插秧沒有用攝影機記錄下來,舅舅不敢播種,只好細心呵護上一季留下來的禾頭長出下一季的稻子。高鐵說要延後兩年才能完工,老百姓心中想的卻是十年後。
看著我們這些文化插事 者一遍又一遍的走過六家庄的田野,六家人也感染了離棄的感傷,漸漸有人開始思索文化的事情了,什麼是應該保留的呢?鹿場里曾鄰長懇切的希望我們能夠替他保留曾屋屋背的「涼井」,「以前都是喝這口井的呀,地理師說這口井是地方的『活穴』。」對於曾家人而言,房子會被拆除、稻田會變馬路,然而,就在土地都在都市計畫的區段徵收之後,曾屋主人請求我們幫他留下一口涼井,留給曾屋的後代子孫,也留給未來的六家人做紀念。這就是一個特別屬於曾家人的「傳家之寶」,也是六家人的「珍貴地點」。
高速鐵路要來,激起了六家人的歷史情懷。除了曾屋的涼井之外,還有什麼是六家人的傳家之寶?我們無從猜想,只能由六家人自己去判斷。每個家庭都有特別屬於自己的傳家之寶,有賴大家一起來尋寶。六家國小校園裡頭的老樹、農民灌溉的水圳、居住了七、八代之久的老房子、習以為常卻特別屬於六家的嗶朴樹(朴子樹)、粄葉樹(黃槿)、隘口邱屋的水車、老農夫自己親手營建用來迎娶妻子的記憶地點、為了爭水差一點打起來的老故事?用一整年的時間去回想自己的傳家寶夠嗎?用一輩子去回想家鄉賜予自己的傳家寶夠嗎?我們也沒有解答。
六家人應該拿著什麼帶入二十一世紀?金錢,變賣了祖產之後就有了!然而,要買什麼給自己、要留什麼給兒孫?古代的中國人把這樣的想像鑄造在青銅器、刊刻在玉石,並用文字標示「子子孫孫永寶用」。現在回想起來也令人迷糊,古人想傳給子子孫孫的,究竟是那個青銅器、玉石的本身,還是「子子孫孫永寶用」的文字呢?青銅和玉石現在都變成博物院裡的寶物,然而,在這些寶物的物質價值之外,古人似乎早已明白真正無價的乃是「子子孫孫永寶用」文字背後的精神意義罷。
六家人的傳家寶會不會是青銅器,會不會是玉石,目前還無從得知。然而因為都市計畫而消逝的天主堂,在拆除當天,讓天主的六家信徒泫然淚下,是否已經賜予六家人一個珍貴的啟示呢?如果能夠因為犧牲一座精美的天主堂,而喚醒六家人的人文意識,進而促成六家庄的社區人文重建,或許六家人就能夠明確的指認自身的傳家寶,那麼,當年辛苦營建六家聖堂的朗示明神父,的奉獻就沒有白費了。(1999.8.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